当前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什么是选择缄默症?最新研究进展对治疗的启示

时间:2023-03-22 14:07 来源:互联网
字号:

选择性缄默症(Selective Mutism,SM)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儿童疾病,特征是已具有语言功能的儿童在特定社会环境,如学校、社交场合中不能语言表达,但在其他环境如家里,能正常说话和进行肢体交流。

典型症状

选择性缄默症被列为一种焦虑障碍,焦虑和社交焦虑是该问题的关键组成部分。患儿在社交环境中常表现为焦虑、顺从、依赖、害羞、胆怯、沉默、抑制、恐惧、孤僻和强迫,出现情绪抑制(关键方面)等表现,沉默的部分原因是害怕说话产生的负面后果。

选择性缄默症患儿和社交焦虑儿童相比,除社交技能缺失、存在分离焦虑和只与家庭成员沟通外,还普遍具有害羞和行为抑制等共同特征。选择性缄默症及其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心理发展等,还可能因突出的沉默表现成为他人的焦点。他人过分的关注往往会加重患儿焦虑的情绪,继而出现退缩和行为抑制等表现,形成身心不良发展的恶性循环。

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与由许多基因组成的连贯遗传网络相关,也与家人的精神状况有关,有社交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父母比例在患儿中更高,这些都提示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有遗传倾向,但需要行为遗传学和DNA研究来进一步确认。

2、气质类型

某些孩子在刚出生时就具有羞怯的气质,天生就倾向于对新环境产生恐惧和戒备。选择性缄默症儿童表现出压抑的气质,而儿童早期的行为压抑与儿童后期的焦虑障碍发展的高危性有关,但是这些气质特征究竟是病因还只是儿童在害怕的环境中的症状、表现,还需进一步探究。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选择性缄默症可能会被不良的家庭环境诱发。当儿童受到父母过分的权威控制、过度保护或严格要求,易养成敏感、畏惧、缺乏安全感的个性,家庭冲突在选择性缄默儿童家庭中也十分常见。

4、神经发育因素

神经发育因素也被证明是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尽管大部分的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智商正常,但仍有部分和孤独症及智力低下交叉,比如超过半数的患儿语言幼稚或有其他的语言困难,超过半数的患儿交流障碍。

5、听觉神经机制

中耳声反射和内侧橄榄耳蜗束反射功能障碍,可能与一些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的听觉处理障碍有关,在听觉环境(学校、操场)中,在背景噪音中进行交流会产生很高的知觉要求,更容易产生缄默。

研究进展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心理科学学院的Yair Bar-Haim教授,在《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发表论文指出,儿童选择性缄默障碍,和听觉神经机制存在一定关系。

Yair Bar-Haim教授

如上图所示,Yair Bar-Haim教授在论文中指出,选择缄默症患儿的听觉功能,与正常儿童相比,在中耳声学反射 (MEAR) 和内侧橄榄耳蜗束 (MOCB)反射方面,存在异常。同时,他指出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经颅直流电刺激 (tDCS) 两种技术,已经用于中风后失语症等沟通障碍的康复治疗,若将其与传统的行为疗法相结合,有望改善患儿的症状。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语言功能恢复具有较好效果。

研究人员选取了83例语言发育障碍患儿,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接受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并进行tDCS干预;对照组接受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治疗。经过30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改善情况。

如上图所示,试验结果表明,tDCS+语言康复训练+联合听觉统合训练的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

研究结论

目前,选择性缄默障碍的非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心理沙盘等。由于该病发病原因复杂,根据患儿病情,采用联合治疗,或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更多相关问题讨论,可以添加作者微信(jinbozhihui1)交流。

参考资料

张丽, 陈飞, 裘金绿. 儿童选择性缄默症现况与非药物性干预进展[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 27(2):2.

Henkin Y, Bar-Haim Y. An auditory-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ective mutism[J].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15, 12: 86-93.

牛雪丽,苏红娜,王立英.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语言发育障碍患儿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03):513-516.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