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育儿健康

千万不要对宝宝说“反话”

时间:2021-05-05 20:23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学前期的宝宝需要的是家长的榜样和正面引导,宝宝的行为能力以模仿学习为主,希望孩子如何做,家长就需要先做给孩子看。这个阶段的宝宝无法理解“反话”,因此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反话”或“气话”。


  玩是孩子的天性,时间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尤其当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在我们日常带孩子的时候经常为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家长往往也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我在真实遇到的例子吧。

  例一:早教室课室的游戏区:早教课程结束之后,佳佳正和小朋友在游戏区内和小朋友开心地玩着“过家家”。可是一旁等待的妈妈已经明显表现的相当烦躁,她催了几次,但佳佳说:“我再玩一会,就一会”。
妈妈说:“什么一会,你都玩了几个一会了?现在都12点拉!”
而此时的佳佳完全没有感觉到妈不愉快,依然和小朋友继续游戏。
而此时的妈妈已经是相当不愉快了,于是妈妈说:“玩吧,玩吧,你好好玩。”说完就走了。
一旁的老师劝道:“佳佳,妈妈已经走了,先别玩了,回家吧”
这个时候,佳佳一脸迷茫地望着老师说:“妈妈刚刚说让我好好玩的。”

  例二:小区儿童嬉戏区:小朋友们正一起玩滑梯,这个时候诺诺被小朋友踩到了脚,本来爱哭的她马上就哭了起来。小朋友的妈妈连忙道歉,诺诺妈妈觉得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叫诺诺不要哭,但并没有安抚她。可是诺诺依然在哭。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特别尴尬,于是诺诺妈妈就生气地说:“哭吧,哭吧,你使劲地哭,哭大声一点。”妈话刚落,诺诺更加肆无忌惮地大声哭了起来。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妈妈都说了“反话”,而纯真的宝宝并不明白。那么当宝宝不听话的时候,家长该如何让宝宝停下自己正专注的事情而听家长的。其实作为家长与其在事后发火,不如事前就给一些提示的话语,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准备”。

  例一:家长和宝宝进行游戏之前,就将时间安排告诉宝宝,比如佳佳的妈妈在佳佳开始游戏之前就告诉她12点要回家。虽然孩子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但在他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准备。当然家长千万不要等到12点才去催宝宝,因为孩子的记忆比较短暂,容易忘记和家长的约定,所以家长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他,这样孩子就有意识了,就能履行和家长的承诺了。

  例二:对于特别爱哭的宝宝,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的“行为”来让他知道自己是错误。比如宝宝要家长抱抱的时候,家长可以一边装哭一边说:“我不抱,不抱”,甚至在宝宝遇到一些小事准备哭的时候,家长可以先哭。这样宝宝反而会破涕为笑。

  总之,不管宝宝的行为在家长眼中多么不合常理,家长都不要粗暴指责,而是要尽量用自己的行为作为榜样。对宝宝的积极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肯定”的时候不要只说:“你真棒”,而是要告诉宝宝他棒在哪里,哪里值得表扬。当然在表扬的时候加一些动作,如翘大拇指,拥抱宝宝。宝宝会因这些行为而加深印象,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