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急性腹泻怎么办

时间:2021-02-20 16:25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和粪便次数增加。正常人大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大便每日小于150克。如果每日大便超过3次,粪便超过200克以上,且粪水分超过总量85%时,就称为腹泻。常可伴随腹部不适与大便紧迫感等。腹泻病史短于3周为急性腹泻,超过4周为慢性腹泻。

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腹泻分为四大类。

1、炎症性腹泻,可分为感染性渗出性腹泻,是指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使肠粘膜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而受损。非感染性渗出性腹泻是由于免疫反应、肿瘤、放射性等造成肠粘膜损伤。如溃疡性结肠炎就是非感染性腹泻的常见原因。临床特征为脓血便,常伴腹部及周身的炎症或感染症状。药物治疗控制。

2、渗透性腹泻 一般指消化不良或摄入了不能吸收的的溶质如高渗导泻剂,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使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肠腔而引起的腹泻。常见大便稀水样,但无脓血,每日大便量低于1升,大便有酸臭味。如果禁食48小时后,腹泻能明显减轻或停止。

3、分泌性腹泻  是由于肠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加或吸收减少或两者并存时,引起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的腹泻。这种分泌性腹泻一般是由于细菌性肠毒素(外毒素)所引起,常见于食物中毒,而产生于体内的肠毒素最典型是霍乱。还有一种就是由于一些内分泌性肿瘤引起。生活中有时会因一些外源性导泻剂如矿物油、蕃泻叶、芦荟等。其临床特征为大便水样,无脓血,每日内大便超过1L-10L以上,粪便PH呈中性或碱性,如果禁食48小时后,腹泻会仍存在。可药物治疗控制。

4、肠道运动失调腹泻  首先排出渗出性、渗透性、分泌性腹泻,最常见腹泻有三种:

(1)小肠运动过速。如甲亢 倾倒综合症、恶性癌类

(2)结肠排空提前如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胆盐刺激等

(3)肠道运动减弱或停滞,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导致小肠细菌过度孳生,引起腹泻。

遇急性期腹泻怎么办?此时可禁食,使胃肠道完全休息,如果体质虚弱者,可静脉输液补充水和电解质。待呕吐停止及48小时后开始进一些浓米汤、淡茶水,禁忌牛奶豆浆。好转期可食用浓米汤,蛋花汤、米粥、面片汤等。如果腹泻症状较轻,无呕吐者,不需输液,但仍需空腹12-24小时,也就是腹泻开始后,空腹一餐,中间可喝白开水,或淡茶水。例如上午腹泻,那中餐空腹。将肠道内毒素排泄干净,避免任何食物与毒素结合增殖,晚上喝些淡盐水或米汤,让肠道休息,这时腹泻基本停止,第二天早餐便可喝些米粥,馒头、鸡蛋、咸菜等,中午便可恢复正常餐。

以上方法只适应急性腹泻期间调理。慢性腹泻则需配合中西药及易消化食物长期调理。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