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老年人尿失禁的认知误区

时间:2020-11-26 17:26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当前,尿失禁已成为日益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约为30%,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6%、41%,患病率及患病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对尿失禁缺乏认识,一半的老年人从未听说过尿失禁,许多老年人对尿失禁是一种疾病还是衰老的自然现象说不清楚,也不知道尿失禁可以治愈或认为尿失禁不可治愈,更不知道尿失禁可以预防。目前,我国针对老年人尿失禁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很少,老年人尿失禁的预防亟需加强。

     根据国际控制尿失禁协会制定的标准:尿失禁是指伴或不伴有任何原因的尿液不自主流出。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大笑、跑步、负重等腹压增加时有尿液不自主流出,而无尿急、尿频和尿痛症状。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加时无尿液不自主流出,而有尿急、尿频、夜尿次数多、未进入卫生间即漏尿的症状。混合性尿失禁是指当咳嗽、大笑、跑步、负重等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并伴随有尿急、尿频、未进入卫生间即漏尿。

    目前不仅许多尿失禁患者,甚至一些医务人员都认为尿失禁是不可治疗的,是衰老或分娩后的必然现象。实际上,尿失禁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其与众多因素有关,并非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也非衰老的必然现象。虽然尿失禁可以治愈,但尿失禁患者的就诊率仍然很低,虽然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只有极少数患者就诊。尿失禁患者中仅有20%因日常活动、社交、问题而就诊。患尿失禁的老年人去医院看病时,主动向医生提及漏尿症状的仅占8%,其余均未向医生提及漏尿问题。大多数尿失禁患者未就医的主要原因是:病情较轻。轻度尿失禁者占尿失禁总患病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认为尿失禁症状给自己所造成的影响均不大、可以忍受、不需要治疗。对尿失禁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尿失禁不是疾病,是衰老和分娩后的必然现象或无法治疗,故而对其听之任之。这主要与老年人文化背景及社会健康知识宣传不够有关。大部分患者对尿失禁觉得无所谓。一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未就诊,还有小部分患者不知道得了尿失禁应去哪里看病、或因害羞或其他原因而未就诊。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