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育儿健康

学龄期宝宝如何变胆大的心理

时间:2021-04-24 14:39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妈妈抱怨自己家的宝宝胆子太小,腼腆,不爱说话,而且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也比较孤僻,也不大合群;因此在幼儿园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以及参加活动稍微不顺利就哭哭啼啼。

  那么要想让这些孩子变得胆大起来,就一起看看以下几个妙招。

  1. 父母要做好表率: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家庭里面父母本身就是比较脆弱的人,那么他们的小孩比较大胆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很多妈妈们看到蛇、老鼠等动物是反应强烈,所以小孩看在眼里也会觉得动物很可怕,而且不敢轻易接触 ,但是比较脆弱的话,对孩子只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与往中比较被动。所以,要想孩子摆脱脆弱,那么父母自己首先就应该做好表率。

  2. 给孩子更多尝试的机会:

  其实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如果与其让他犯错误还不如自己代劳。 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永远迈不出这一步。而且当孩子不得不自己面对的时候,却发觉自己完全没有相应的能力,从而造成沮丧和怯弱的心理。因此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尝试失败、尝试成功的机会,抗挫折能力提高之后,孩子对自身能力的恐惧感就会减少。

  3. 正确对待他恐惧的东西:

  如果我们借各种机会表示出喜欢。 假如我们抱他怕的洋娃娃,让洋娃娃做各种动作,但适可而止。不是马上就让孩子离洋娃娃很近,而是逐渐地使他认识到洋娃娃对他是无侵犯的,甚至是友好的。虽然后来孩子还是不怎么喜欢洋娃娃,但几个月后,他那种恐惧的眼神已没有了。

  4. 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

  因为游戏能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小伙伴,而且习惯与人的互动行为,这样能在不知不觉中弱化孩子的怯弱心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一个孩子不敢与往,很大程度上不是不愿意交往,只是因为不熟悉。因此通过游戏让幼儿慢慢熟悉这种交往形式之后,幼儿就能慢慢放开,接纳更多的伙伴,全身心投入游戏当中。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