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肾癌的靶向治疗

时间:2020-10-09 21:1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RCC),其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占2%左右,占肾恶性肿瘤的90%,其中85%为透明细胞癌。肾癌发病以每年2%的增长率升高,全球每年大约有20.8万人被诊断为肾癌。多数肾癌病人以手术为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的患者在诊断时即有转移或存在术后复发。2005年美国因转移性肾癌(mRCC)死亡人数超过12000人。转移性肾癌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 。系统治疗手段在进展性肾癌中的作用非常局限。肾癌对化疗极不敏感,IL-2或干扰素为主的免疫治疗对mRCC有一定活性,但其总的临床获益小于10%,同时会产生较大的毒性作用。因此研制对晚期肾癌有效且耐受的新药显得迫切重要。

肾癌分子生物学研究使我们对肾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血管生成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等肿瘤血管形成因子上调,这些因子与VHL(Von—Hippel—Lindau)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导致缺氧反应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mTOR信号通路激活,这些与肿瘤细胞生存与增殖密切相关,其中缺氧诱导因子(HIF)的作用尤为突出。针对这些分子通路发展了一系列分子靶向药物,本文拟对这些药物作一综述。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