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秋季滋补选中药

时间:2021-04-25 07:07 来源:互联网
字号: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清润秋燥药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在用药上应予以区分。现将常用的润燥药介绍如下:

  沙参:性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养阴滋补药在秋季,应养阴滋补肝肾,因为秋为肺所主,肺盛而肝弱,滋补肝肾,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能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胡麻仁:性味甘、平,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干地黄:性味甘、苦,能清热,凉血,生津,滋阴。

  玄参:性味甘、苦、寒,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黄精:性味甘、平,能补脾润肺。

  玉竹:性味甘、微寒,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伤阴之证。

  益肺润燥剂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但天冬功在肺肾,麦冬功在肺胃,二药合用,互相协同,相互补充,能养阴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肺阴虚等证。

[[编辑推荐:冬天吃黑木耳防中风]]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