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腔隙性脑梗塞的防治

时间:2021-02-07 09:27 来源:互联网
字号:

李大爷在一天早上外出在公园晨练时,突发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被同来参加晨练的老朋友及时的送到了医院,李大爷被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住院治疗,李大爷已经康复出院。但是,他想了解一下他为什么会突发“腔隙性脑梗塞”?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腔隙性脑梗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中风”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医学上,常被简称为“腔梗”。 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部位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发的缺血性微小梗死。

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与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其中因为高血压引发的腔隙性脑梗塞的比例更高,这是因为脑部的微小动脉出现痉挛或者硬化,导致患者的动脉官腔狭窄或者出现闭塞,从而引起高血压患者出现脑部的小坏死;位列第二的便是糖尿病,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者是高脂血症,则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几率更大。糖尿病的微小血管病变往往是引发腔隙性脑梗塞的先决条件,造成患者脑部局部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响应部位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而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高脂血症往往不会直接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但是,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往往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却是冠心病的直接诱因,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脏供血不足、脑部缺血,或者是会引起房颤诱发附壁血栓脱落,造成患者脑部的微小血栓,从而成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之一。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大多数都较轻,病程缓慢,其临床症状与腔梗灶的大小及所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是表现为脸部、肢体及口腔的瘫痪,不会说话;有的是出现半身麻木,身躯感觉明显减退等不同症状。

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治疗身上存在的各种疾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从根源上消除隐患。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如果控制的好,可能可避免再次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如果控制的不好,则有可能引发“大中风”了,导致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的后果。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