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夏日洗澡讲究多 6种情况下再热也不能洗澡_健康频道_红网

时间:2021-02-06 20:52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夏季天气炎热,下班后洗个澡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是有些情况,洗澡会出现意外,尤其是这么闷热的天爱洗澡的人可要注意了。

  一、不要洗冷水澡

  专家指出,洗冷水澡时因水温过低,人体会感到寒冷,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不但不能消除疲劳,还易引起感冒,应尽量避免。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遇到冷水的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闭经,腹痛,而且许多细菌也会进入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疾病,严重的对女性以后怀孕、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三、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四、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五、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六、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洗澡要洗出健康来却讲究颇多

  一、讲究次数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二、讲究温度

  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即使洗冷水澡,也是水温不低于10℃为好。

  三、讲究时机

  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应洗澡,饱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喝酒后也不应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阻碍体内的葡萄糖的恢复,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劳动或运动后也不应立即洗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温馨提示:老人洗澡最好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一星期最多洗1次

  老人的皮肤很薄,并且慢慢萎缩,经常洗澡,会洗掉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让皮肤变得更干,引起皮肤瘙痒。

  2、水温不能过高

  知道了什么情况下老人不宜洗澡,建议温度以37℃最为适宜。否则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引起心血管痉挛。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