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健康”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期。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列为重点工程,要求三年内实现基层医疗机构AI覆盖率超80%,慢性病管理、健康风险评估等场景全面智能化。市场层面,根据近日德勤发布的《2025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预测,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200亿元并在2030年突破10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3.2%。产业高速发展必然带来人才短缺。有数据指出,预计2025年“AI+医疗”复合型人才缺口将达250万,薪资水平较传统岗位高出30%。但同时,AI医疗对从业者要求更高,不仅要精通医疗理论与实践,更需具备扎实的数字技能与AI应用能力。在人工智能和医护领域积淀了深厚人才培养经验的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和人才培养服务未来产业的格局,前瞻性布局“AI+大健康”,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大健康领域的融合发展。
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领域,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拥有20余年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在多年前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依托北大医疗集团设立的健康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其护理专业已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是京津冀医护职教领域的一张响亮名片。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为医护人才的智能化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而成功的医护人才培养经验则为AI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落地开辟了广阔空间。
基于坚实的基础,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围绕“AI+健康”方向推进专业建设和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资源整合与团队协作,构建跨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增设“AI+医护”交叉课程,赋能课程升级为智能化课程;在实践上,通过虚实结合的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以及校企共建“产教研”一体化平台,提升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学校还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团队积极探索专业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融合,推动复合型教师团队的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行业发展,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于今年成立了“AI+大健康”研究所,肩负起探索“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的融合路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该研究所定位为集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跨学科学术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大健康”为核心方向,聚焦智慧康养、智能诊疗、健康管理模型优化及护理教育模式创新等领域。研究所通过整合校内外人工智能、医学、护理、大数据科学等资源,推动“AI+大健康”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落地,孵化智慧型医康养护类专业,创新人工智能与医康养护专业群的集成,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助力学校成为大健康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技术策源地与人才输出地。
“职业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培养未来世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产业变革创新育人模式。”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AI+大健康”研究所将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深化与政府、医院、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建数据平台、共享技术成果、共育创新生态。
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布局“AI+大健康”,是职业教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精准对接产业升级脉搏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学校发挥自身“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医康养护”融合优势的必然选择,更是以教育链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切实担当。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它是由FDI(世界牙科联盟)发起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