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育儿健康

小儿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的应对常识

时间:2021-04-13 22:34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病死率极高,因此接种疫苗成为十分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极大的提高该病的存活率。在人群中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情况下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很少,而小儿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较高,常以发热反应为主,尤其以3岁以内的幼儿多见,这可能与幼儿年龄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以下将为家长们介绍一些小儿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首先,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前,一定要仔细回忆孩子的过敏史,并全面、认真、如实的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尽量要求选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该类疫苗是经卫生部批准使用的安全可靠的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较少。注射部位一般在三角肌,儿童也可在大腿前内侧肌内注射,要保持上述部位的清洁、干燥,不要让医务人员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小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之后,家长一定不要慌乱,尽快就医,并要做好患儿心理上的护理。要安慰患儿,尽量分散其注意力,减少哭闹造成的体力消耗。对出现红肿、硬结、荨麻疹等症状时,要保持患儿皮肤尤其是注射部位的清洁,防止小儿抓破皮肤。有研究表明,有局部疼痛的患儿,可局部热敷2次/天,红肿严重有硬结者,可在热敷的基础上将新鲜土豆切成与红肿部位大小相同的薄片,浆面贴敷患处,一般3-5天即可痊愈,也可用50%硫酸镁热敷或樟脑加酒精热敷,艾条熏灸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治疗局部红肿、硬结等。 
    
  对于发热的患儿,特别是幼儿,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家长可让小儿多休息,多喝水,体温<38℃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几小时后体温就会恢复正常。高热时可给予冰袋、冰帽等物理措施降温。逐渐降温为宜,防止虚脱,预防惊厥。经物理降温体温仍然不退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口服退热药,小儿出汗多时,要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舒适的衣服,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全身荨麻疹严重者,应注意皮肤护理,尽快就医,一般会行静脉输入地塞米松、维生素C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等, 1-3天后均可痊愈。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