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过年为什么放鞭炮?放鞭炮的由来

时间:2016-01-12 11:13 来源:中国网
字号:

说起过年,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放鞭炮。要说鞭炮是什么时候发明,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有文字记载,过年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而说起过年时需要放鞭炮的原因,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叫“年”的怪物。可是您知道吗,和过年一样,“除夕”的叫法也来自同样一个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妖怪,名字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儿,晚上就要去糟蹋她,糟蹋后还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他的箭术厉害,就连他养的那条狗也非常凶猛,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那条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平时白天不出来,太阳下山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晓得它住在哪儿。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七郎想,这个镇子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于是,他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守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这天晚上“夕”果然出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正好被七郎堵上。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

人们一听外面打得热闹,手里的东西敲得更响。两下夹击,“夕”有点支撑不住,它想逃跑,可是后腿却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农历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鞭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