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是流传已久的传统,蜜枣粽、八宝粽、肉粽、蛋黄粽……品类繁多,很是美味。但对于糖友来说,千万不要贪图过嘴瘾,而不考虑食用后果。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的升糖指数高达87,属于高升糖指数食品,如果过量食用,将不利于糖友们控制血糖。”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代焕平介绍,建议糖友尽量选择个头小的“迷你粽”(50克左右)食用,不要贪吃,一个就好。最好在早餐或午餐时吃粽子,吃过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摄入量。
市场上售卖的粽子琳琅满目,各种馅料应有尽有。其中,蜜枣粽、鲜肉粽这类高糖高脂粽子,糖友们一定要“敬而远之”,尽量选择五谷粽或蔬菜粽。自己动手制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总体把握“三少一多”原则: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
据了解,做粽子的糯米一般有长粒糯米和圆粒糯米两种,圆粒糯米是经典的糯米,它的升糖指数高达93,糖友们自制粽子时要选择长粒糯米,同时使用低升糖指数的燕麦、大麦、莲子、红小豆、绿豆、芸豆、紫薯、甘薯、山药、芋头等代替一部分糯米。馅料根据个人喜好,糖友可以蘑菇、香菇、竹笋、花生、海带、木耳、银耳等健康食材为馅料,有效降低粽子整体升糖指数。
代焕平建议,糖友在食用粽子前,可先喝一杯豆浆或牛奶,再搭配一小碗绿叶蔬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蔬菜优先选择凉拌或清蒸,比如凉拌菠菜、木耳或芹菜叶、蒸胡萝卜丝,都能很好地缓解粽子的油腻感。吃完粽子后,可以适当进行低强度的运动,比如轻松的“饭后百步走”,或在家里打扫打扫卫生,同样也能减缓血糖的上升。
代焕平也提醒糖友们不要忘了勤测血糖,它能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自身血糖的控制情况,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
近日,依托新华网建设的健康中国促进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华网健康中国促
6月1日至4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在青岛举行。据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