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聚焦身心健康 守护“少年的你”——市人大代表就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出建议

时间:2025-01-10 10:31 来源:互联网
字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多名市人大代表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就如何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加强生命教育、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话题建言献策。

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市人大代表王旭望提到的关键词是体育锻炼。他表示,近年来,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日益凸显:近视率攀升、肥胖率增加、耐力与力量素质下降等情况普遍存在,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刻不容缓。对此,他建议学校应丰富课程内容,如引入武术、韵律操等多元项目,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的需求。通过家长会、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向家长普及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投入,在社区、公园等场所增设适合青少年运动的场地和器材,并向他们免费或以优惠价开放,为孩子们提供便利的锻炼条件。”王旭望说。

“调研中我发现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对生命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因此,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非常有必要。”市人大代表刘传平说。 为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刘传平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基本课程体系,结合各学校的情况,围绕生命教育主题,自行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要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增强学生、家长及全社会对生命安全的关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刘传平说。

针对当下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市人大代表曹硕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建议》。“调查中发现积极的教育氛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曹硕说。对此,他建议各学校应该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同时,建立更加紧密的家校联系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为家长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家庭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心理状况,确保家校双方及时、有效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心理卫生协会、社会组织要联合起来,建立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开展专项指导服务。同时整合资源,将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下沉至各社区、学校,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作,合力形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健康“防线”。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