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有张有弛远离“过劳死”

时间:2020-12-13 18:05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得好:“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医学研究表明,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是可以预防和及早发现的,其中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自我保健。世界上绝大多数影
响健康和导致英年早逝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预防。这就是:不吸烟,少饮酒,均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平衡。中老年人还要强调劳逸结合,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和癌肿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形变,导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个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弹性,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因此,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过劳死”只能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病程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劳逸结合才能保持弹性,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途旅游、浏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舞、唱歌,观赏花鸟鱼虫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编辑推荐:过劳死离我们有多远]]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