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焦点

白露养生 小心“秋燥”伤人

时间:2020-08-18 17:0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8日将迎来传统节气之一的白露。营养专家表示,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秋季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因此,值此时节,要当心“秋燥”伤人。

  告别炎热的夏天,迎来凉爽秋天。但是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说,中医认为,“燥”是秋季的主气,属阳邪,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初秋时节,夏季的高温尚未退却,再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因此这个时候感染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由于干燥导致的鼻腔出血。

  李艳玲表示,当“秋燥”未能及时得到预防和控制,便会发展为疾病状态,其中包括在秋季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防止“秋燥”伤人,营养专家建议公众,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吃1个至2个梨、山竹等凉性水果,同时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另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或在夜晚时在屋内放一盆水,这些都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