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百科

女人经常按那几个穴位可以让皮肤红润有光泽

时间:2016-01-04 10:30 来源:互联网
字号:

除了减肥,还要注意皮肤的保养,可以用泽面的方法,通过内调外润,使粗涩、萎黄、晦暗的面部皮肤变得红润光泽。穴道按摩是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人体有十二经络和360多个穴道,当我们按压特定穴道时,就会促进所属经络的疏通,进而刺激神经传导,让淋巴液、气血循环通畅,从而改善相关部位的生理功能,达到排除毒素、塑身减肥的效果。那么女人经常按那几个穴位可以让皮肤红润有光泽呢?

1、迎香穴:提升肤色

很多情况下,如果我们体质不好或者身体不适的话,很容易导致脸色蜡黄的。

这时候很多女孩子为了掩盖这腊黄的肌肤,用上很多的化妆品,让自己的气色变的好起来。其实,完全可以不必这样,只要通过对迎香穴的按摩,有助于调整脸色,焕发健康光彩。

按摩方法:用指尖按住穴道,微微使力,以左右方向来回推动,刺激穴位。每次约1分钟,推荐睡前进行。除了常用食指的指尖按压,中医认为属手太阴肺经的拇指与迎香穴所属的大肠经具有阴阳表里关系,改换拇指来按摩会让效果倍增。

2、阳白穴:美白皮肤

一白遮百丑,这就话相信我们都常常说起,为了能够让自己变的更加的漂亮,花再多的钱买美白产品也是愿意的。

要知道化妆品用多了,就会给你身体造成伤害,毕竟很多产品是变有对身利不体的激素成份。其实,完全不用这么麻烦,阳白穴就有使面部白皙的效果,这从穴位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当然,这里说的是面部白皙是指使脸部的气色变好,而不是说能使皮肤黝黑变得雪白。阳白穴可以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是气色变好。对于蜡黄的皮肤,效果还是不错的。

按摩方法:阳白穴位于眉毛的中间往上一寸。与丝竹空穴一样,阳白穴的按摩方法也是用双手食指按压,每次按100~200次,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

3、按瞳子髎:防黑眼圈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睡不好、熬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熬夜过后,问题也会随之而来,那就是,所有人深恶痛绝的黑眼圈.这时,多多按压面部的瞳子髎这个穴位,其实就可以防止眼部的色素沉着,从而减轻或预防我们的和眼圈的形成。

按摩方法: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的凹陷中。经常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眼部色素沉着,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用双手食指按压或轻揉,每次按100~200次,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

4、丝竹空穴:去除鱼尾纹

眼睛最能留住青春,当你的眼部出现鱼尾纹时,整个人就会比较显老。因此,很多女孩子砸下了大本钱来护理自己的眼部。其实,在我们的眼周附近,有一个小小的丝竹空,常常按压会起到祛鱼尾纹的效果。穴位所在的经脉刚好是在眼周,因此多揉按丝竹空穴能够较好的调整眼周的循环,促进周围的气血疏通,达到祛鱼尾纹的效果。

按摩方法:这个穴位位于我们眉梢的凹陷处,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用双手食指津贴丝竹空穴揉按,每次按100~200次,用时大约为一分钟。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

民间六大中医美容偏方

古代没有各种护肤品,那么古代的人是怎样护肤的呢?答案就是中医美容。其实很多中药材都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能够让你的肌肤红润有光泽。

想要脸色红润气色好,日常保养很重要,而除却护肤品之外,有一些民间流传的中医美容偏方很有效果哦。以下这九个偏方全都取自民间,以中医药材为原材料,自己DIY出润肤的好用产品,内服OR外用,让你拥有绝好气色,皮肤红润有光泽!

方一

牛髓、炼过白蜜各500克。将2味合而收贮入磁罐内,另3取匙熟麦面和2匙髓蜜拌匀,用滚水或酒送服。

本方润泽肌肤,活血荣筋,可使五脏功能得到调整,肌肤自然润泽,筋血自然荣活,故可延缓衰老,驻颜美容。

方二

落葵若干。取蒸,烈日曝干,揉搓去皮,取仁细研,和以白蜜,用时先以温水,香皂清洗面部,再涂此膏。

本方清热凉血,润肤红颜,兼美容化妆作用。

方三

猪胰、芜菁子、瓜蒌子、桃仁各等分。以酒和捣、敷面,避风吹日晒。

本膏活血润肤,泽面红颜,并能去皱防裂。

方四

破故纸、胡桃肉各120克,莲肉30克,葫芦巴120克。药研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酒下。

本方补肾助阳,润泽红颜。

方五

白芷、川芎、瓜蒌仁各150克,鸡骨香90克,皂荚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诸药捣为粉末,日用洗面。

本方祛风活血,润肤香肌,悦泽面容。

方六

丹砂30克。研细,入白蜜少许,更研如膏,入盆中盛。每于临睡前涂面,次日用浆水洗去。

本方润肤红颜,即滋润营养皮肤,又具化妆美容作用。

干燥的空气,对皮肤有很大的伤害,再经过寒冷刺骨的大风,皮肤就会更干,这时就需要文章为大家介绍的美容穴位了,通过药膳与穴位按摩,让皮肤更亮更红润。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