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别被 “吃素控糖” 骗了!这 3 种素菜比米饭升糖快,控糖还需科学方法

时间:2025-10-14 11:48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自从查出血糖高,我顿顿都是青菜豆腐,怎么血糖还是异常?” 诊室里,李阿姨拿着血糖报告满脸困惑。生活中,像她这样被 “吃素控糖” 误区困住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素食本身不是 “降糖药”,选不对食材、用错方法,反而会让血糖坐上 “过山车”。

这些 “伪素” 食物,比白米饭升糖更猛

很多人以为只要食材带 “素” 字就安全,却不知三类素菜堪称血糖 “隐形刺客”。

1、淀粉类蔬菜当配菜,等于吃双份主食

土豆、红薯、南瓜这些常出现在素菜中的食材,淀粉含量高达15%~20%,碳水化合物密度接近米饭。

2、深加工豆制品,藏着延迟性高血糖陷阱

油豆腐、腐竹这些豆制品经过油炸或烘烤后,脂肪含量也很高。高脂肪会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变慢,这可能导致血糖峰值后移,并在餐后数小时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整体血糖平稳。

3、“素菜荤做”,健康食材变升糖炸弹

虽然茄子、藕、红薯本身升糖指数不高,但红烧、糖醋、拔丝等烹饪方式,添加了大量糖和油,让原本低GI的蔬菜,彻底变成热量超标、升糖迅猛的 “重灾区”。

跳出误区:科学控糖的 3 个关键步骤

控糖的核心不是 “戒素”,而是掌握食物搭配、烹饪和进食的科学逻辑。

第一步:用 “时间窗口” 给血糖减负

北京协和医院开展的实验研究发现,将每日进食时间压缩在10小时内(比如早7点到晚5点),无需刻意节食,能让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69%,空腹血糖降低 0.90mmol/L。这种 “时间限制性进食” 能修复昼夜节律,减少胰岛负担,且依从率高达94.5%,特别适合没时间精算饮食的人群。

第二步:按 “2:1:1 餐盘法则” 搭配三餐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任建议,准备一个直径23厘米的浅盘,一半装非淀粉类蔬菜(菠菜、西兰花、紫甘蓝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和铬、镁等元素,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4 装优质蛋白(鱼肉、鸡胸肉、豆腐),帮身体维持肌肉、增强饱腹感;剩下 1/4 装全谷物或少量淀粉蔬菜,避免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建议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的顺序可以利用膳食纤维先铺垫,延缓后续主食中糖分的吸收速度,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

第三步:选对烹饪方式,给食物 “减糖去油”

优先选择蒸、煮、凉拌,避免红烧、煎炸和勾芡。面条煮到八分熟即可,米饭别煮成软烂的粥 —— 食物越软烂,淀粉糊化程度越高,血糖上升越快。做菜时加一勺醋,酸性物质能减慢淀粉消化,相当于给血糖 “踩刹车”。

药食同源辅助:控糖期的 “好搭档”

控糖是长期战役,日常饮食中选择合适的食品也很重要。基于中医络病“从脾论治”的理论,以岭健康研发了能调节血糖的津力旺饮料,该产品结合通络养生理念,选用绞股蓝、山楂、山药、乌梅、桑椹、桑叶等天然本草配伍而成。无论是两餐之间感到口渴,还是餐后想解腻,这款饮料都能满足,同时避免额外蔗糖带来的负担。对于遵循 “时间限制性进食” 的人群,也可在规定的进食窗口内饮用,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除了津力旺饮料,以岭健康研发的津力旺系列产品还包含饼干、固体饮料、益生菌等健康食品,满足血糖管理人群的多种食品需求。

控糖不是做“苦行僧”,而是学会与食物和谐相处。避开高升糖的“伪素菜”,搭配科学的饮食方法,再辅以津力旺这类适合控糖期的健康食品,就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稳住血糖,守住健康。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