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秋分节气 一粥一菜加一茶

时间:2025-09-23 10: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秋分为秋季第四个节气,此日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北半球渐入深秋。养生需润肺燥、暖中焦、通经络,为冬藏固本培元。推荐一粥一菜一茶,助您平和度秋分。

莲子百合大枣枸杞粥

百合5克、枸杞10克、大枣10枚、莲子1两、大米适量,加适量水熬粥。

莲子可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百合可补肺阴清肺热,止咳化痰,养心阴清心热,宁心安神,养胃阴清胃热。大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枸杞子可滋补肝肾,明目,益精血。秋季此四物熬粥,可滋补五脏,滋阴润燥,为秋季调补之佳品。尤宜于秋分时节,秋燥明显,心神不宁,脾胃不和,脏腑虚弱者。

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

雪梨1个、银耳30g、莲子20g、红枣5枚。雪梨去皮切成块,银耳一朵、莲子若干和红枣10余粒泡发洗净。雪梨、银耳、红枣、莲子和冰糖适量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水量大约是所有食材的2-3倍),大火炖开后转小火1小时即可。

此汤具有润肺镇咳、健脾滋阴之效,适宜于秋燥,脾虚不耐滋补者。

杏苏茶

甜杏仁5颗、紫苏叶3克、陈皮3克、茯苓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杏仁性平味甘,入肺大肠经,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性温味辛,入脾肺经,可发汗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化痰止咳;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陈皮性温味辛苦,可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诸药合用,仿“杏苏散”义,轻宣凉燥,理肺化痰。秋分时节,凉燥明显,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者,可常饮用。

秋分养生首防凉燥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内收,阴气渐长,肺卫受凉燥所伤易见咽干痛痒、干咳少痰、皮肤紧绷;脾胃受寒易致脘腹冷痛、腹泻;关节气血不畅则见肢冷酸痛。

秋分养生首防凉燥,重点护住颈后(风池)、小腹(关元)、足心(涌泉),忌赤脚踩凉地。早卧早起收敛神气,晨起叩齿吞津以润脏腑。日出后练习太极拳、五禽戏,傍晚用掌心搓热肾俞穴(腰部),忌大汗淋漓。

秋分药食养生原则:减辛增酸防伤肺,温和清淡温脾胃。忌生冷海鲜,防寒湿直中脾胃;忌燥烈调味,免助燥伤津血。宜食雪梨、杏仁温润肺金,糯米、桂圆暖中散寒,黑芝麻、桑葚滋阴通络。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