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0日是“国际痛风日”(又称“全民关注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为呼吁公众关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这一“沉默杀手”,提高疾病认知,倡导科学防治。石景山医院消化风湿科于4月21日,在门诊药房大厅开展了国际痛风日主题义诊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咨询、疾病科普、免费检测血尿酸、发放宣传资料手册。活动现场,前来义诊的群众络绎不绝,消化风湿科徐连那副主任医师与庞琳娜主治医师为患者解惑答疑,王红梅护士长为患者检测血尿酸,科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相关防治知识。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痛风日为何值得关注?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攀升至13.3%,痛风患者超过1亿人,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痛风已超越糖尿病,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并称“四高”。然而,公众对痛风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有人认为“痛风只是关节疼,忍忍就过去了”,有人误以为“忌口就能根治”,甚至将痛风视为“富贵病”一笑置之。国际痛风日的核心使命,正是破除这些错误观念,推动科学防治。
痛风不仅是“关节里的刀割”
痛风本质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组织引发的炎症反应。其典型表现为夜间突发的大脚趾剧痛(占首发症状的70%),但危害远不止于此:
关节致残: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畸形、骨质破坏,甚至丧失活动能力;
肾脏损伤:20%的痛风患者合并肾结石,长期高尿酸可引发慢性肾病;
心脑血管风险:高尿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常与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狼狈为奸”,形成恶性循环。
从“亡羊补牢”到“未病先防”
1. 高危人群自检(符合任意一条需警惕)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5倍)、绝经后女性
长期高嘌呤饮食(海鲜、红肉、动物内脏、浓汤)
酗酒(尤其是啤酒、白酒)
肥胖(BMI≥28风险加倍)
有痛风家族史或合并“三高”疾病
2. 预防与管理“三部曲”
科学监测:健康人群每年检测血尿酸,痛风患者每3个月复查,控制目标<360μmol/L(有痛风石者需<300μmol/L);
阶梯化治疗:急性期以抗炎止痛为主(如秋水仙碱、依托考昔等),缓解期需长期降尿酸(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忌自行停药;
生活方式干预(占疗效的50%以上):
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增加低脂乳制品、蔬菜摄入;戒酒,每日饮水>2000ml;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推荐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
体重管理:减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但需避免过度节食引发酮症。
消化风湿科提醒群众:若您或家人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体检发现血尿酸超标,请务必及时就医。痛风可防可控,但需以科学为盾、以行动为矛。让我们携手打破“痛起来要命,不痛就忘记”的恶性循环,让“第四高”不再成为健康生活的绊脚石!
消化风湿科出诊安排:
痛风专病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上午
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上午
专家门诊时间:伍沪生主任医师 每周一上午
徐连那副主任医师 每周三、四上午
马凤云副主任医师 每周二、无上午
普通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上午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它是由FDI(世界牙科联盟)发起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