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颈肩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时间:2021-04-15 00:17 来源:互联网
字号:

  摘要:余穴可酌情用毫针、艾条灸、火针、电针治疗,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治法:推拿患处后,先针昆仑透太溪穴(对侧),得气后嘱患者向后活动肩臂,然后再针留针,留针20分钟取针后,再针对侧后溪穴,得气后再嘱患者向后活动患肢若干分钟。对病程久者,可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生活指导,必要时可结合活血化瘀的方药辅助治疗。

  方法一

  适应症:颈项酸痛,手指麻木,上肢无力,颈椎X线摄片或CT扫描可见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隙变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椎管狭窄等。

  取穴: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风池、大椎、百劳、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十宣、阳陵泉、天鼎、腕踝针(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简易方法)。

  治法:先推拿患侧上肢,找出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继而针之。再酌取针而留之,间歇运针。手指麻木严重者,取棱针刺十宣穴出血。酌针腕踝针上4、5、6穴,针尖向下并留针30分。每天针1次, 10天为一疗程,风池、曲池等穴可酌加用丹参注射液小剂量穴注,阳陵泉穴可酌施直接灸。

  方法二

  适应症:颈项疼痛,视物不清,肢体发凉,头晕恶心,行走困难。

  取穴:压痛明显的颈部夹脊穴、风池、风府、上星、百会、四神聪、养老、臂臑、中脘、内关、足三里、阳陵泉。

  治法:先推拿患侧上肢及颈项,至柔软发热并找出压痛点,先针压痛点使之得气,然后再根据症状之轻重缓急,酌取针灸之。其中足三里、阳陵泉穴可施以火针或直接灸法。

  方法三

  适应症:颈肩疼痛,入夜尤甚,举臂困难,肘窝静脉瘀血,青紫着色,甚者曲张郁滞。

  取穴:尺泽、曲泽、曲池、肩髃、阿是穴。

  治法:先取肘关节内侧曲张郁滞处,在上方用带子扎紧,常规消毒后,用棱针缓刺出血,至流出瘀血10~20ml以上,去掉带子,拔火罐再令出净瘀血,取罐后严格消毒。实施此项治疗需视患者体质强弱,间隔一周或两周时间一次。尺泽、曲泽穴亦可用此法施治。余穴可酌情用毫针、艾条灸、火针、电针治疗,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

  方法四

  适应症:肩臂疼痛不能前上举者。

  取穴:条口透承山、肩髃、曲池、外关、外劳宫。

  治法:先推拿患部令其柔软发热,然后针肩臂部及肘、腕、手部穴,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取针(期间间歇运针催气)。取针后针对侧条口透承山穴,在运针柔和催气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要特别注意做原来不能做的动作,留针15分钟,期间再间歇活动。取针时再运针催气,患肩可结合艾条灸。

  颈性头痛多发生于脑力劳动者和家庭主妇中,中青年多发,可由情绪、劳累诱发。大部分病人曾因颈椎X线片骨质无异常而误诊。实际上,即使颈椎X线片无异常,也可因枕部三角区肌筋膜紧张而致大脑血运不畅,引发无骨质病变的颈肩综合症。对病程久者,可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生活指导,必要时可结合活血化瘀的方药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时医生要思想集中,小心翼翼,勿出差错,患者要放松身心,保持良好心态,体会针感传导的形式和方向,并根据医生的指导意守一定的部位,或辅以一定的动作。一般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或根据症状变化适当增减。

[[编辑推荐:火针是怎样治病的?]]

[[编辑推荐:针刺前应该做什么准备?]]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