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评谈

秋季关爱血管健康多做“减法”

时间:2015-11-06 17:17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这些疾病越来越不陌生了。

血管有“天敌” 不管不顾会“结垢”

据介绍,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好的血管让人看着特别舒服:动脉血管富有活力,血管口径大,管壁光滑、柔软,弹性好,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可有些人的血管不免让人捏一把汗,就像家中的自来水管一样,用的时间长了,管道内壁就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供水。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专家指出,血管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累、吃得越来越不健康、运动得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另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席晓薇表示,女性从45岁左右开始进入更年期,体内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心脏病风险明显增加。并且,女性一旦发病,进展往往比男性快,病情更重,因此更要防范。因此,过了30岁,女性不仅要爱护容貌与肌肤,也要学会呵护、关爱血管。

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高血压、糖尿病也会拖累心脑血管。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血糖高的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

常被大家忽视的还有下肢血管。如果脑血管有问题,出现心脏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可如果下肢血管有问题,这几率就会变成4倍。正常人皮肤上每平方毫米约有600根毛细血管,平时只开放100-200根,多运动能让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促进血液微循环;而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还会影响到毛细血管供血,并且随时可能被引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通过筛查可经济高效检测出心血管危险因素近些年通过加强危险因素筛查,对危险因素的控制逐步改善。

要像爱护容貌一样呵护血管

陈发东表示,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首先,合理饮食,减少热量摄入,特别是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红肉、动物内脏等,多吃果蔬;其次,适量运动,把该消耗的热量消耗掉,改变久坐的坏习惯;再次,定期筛查,不管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将其努力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心理平衡,工作上、生活上、心理上都要给自己减负,人的期待、欲望、野心都是无止境的,凡事过于追求完美只会给自己的健康雪上加霜。

除此以外,陈发东强调,必要时应进行药物干预。一级预防的总体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中高危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具体来说,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血压控制到<150/90mmHg)、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体质指数≥28kg/m2)、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吸烟 ,合并上述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