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到2030年建立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

时间:2023-11-24 09:33 来源:互联网
字号: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方案亮点进行解读。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会上介绍,这次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的两个实施方案,目的是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和要求,明确工作路径,切实保障防治行动落地生效,到2030年能够达到规定的目标要求。

   《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心脑血管相关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

   此次发布的新版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实施方案明确,要“实施危险因素控制,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强化关口前移,创新心脑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径”。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到2030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达到70%,治疗率、控制率在2018年基础上持续提高,35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达到35%。探索将冠心病、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郭燕红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居民总死亡的比例已经超过80%。2016年颁布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已推动癌症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步:基本建成国家、省、地市三级癌症综合防治网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县区的覆盖率超过90%,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区县覆盖率超过9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2022年的43.7%……

   为进一步加大癌症防治工作力度,新版癌症防治实施方案提出七方面重点工作: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癌症患病风险;完善癌症防治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规范癌症诊疗,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加强救助救治保障,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加快重大科技攻关,推广创新成果转化。

   郭燕红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进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和全流程管理,多措并举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综合防治,切实提升效果,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