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核酸采样的“棉签”安全吗?国家卫健委:材质安全对个体无害

时间:2022-09-14 09:06 来源:互联网
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孙红丽)核酸采样的“棉签”安全吗?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公众号“健康中国”今日发文对此进行了科普。

今年6月9日,在回应核酸检测采样棉签含有荧光剂、环氧乙烷等致癌物传言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采样拭子看起来像棉签,但是它不是棉签,它的材质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它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牙刷比较类似,牙刷的刷毛也是尼龙的,但是采样拭子在做的过程中,是成百万个微小的纤维垂直均匀地覆盖在拭子柄端上面。

材质安全 类似牙刷

事实上,采样拭子不是棉签,它的材质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跟日常生活中的牙刷比较类似。

文章表示,核酸采样就像牙刷刷牙,但采样是刷口腔里的咽后壁取细胞,然后把采样拭子放到采样管里去。因为采样拭子用的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就很容易脱离到保存液里,后续便于实验室进行相关的检测。

生产环境有要求 质监有标准

文章指出,采样拭子属于医疗器械,生产环境和要求非常严格,质量监管也有相关标准,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无毒无害。采样拭子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

采样对个体没伤害

文章还指出,核酸采样过程中会有一些刺激,不同的人感受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咽部比较敏感,采样后觉得不舒服,有异物感,就会产生痒感或者呕吐的感觉,有的人容忍度就会大一些。个体差异比较大。

还有一种情况,口咽拭子采样时通常需要张开嘴,有的人软腭就把舌根合在一起了,采样人想保证采样质量,就会往里探,要找咽后壁、扁桃体,一探的时候就有刺激,有的人刺激反应就非常强烈,出现了呕、咳,但一旦采样完成就很容易缓解。所以采样对个体没有伤害。

提醒:规范做好采样的配合动作

文章提醒公众朋友,在参加核酸检测时要积极支持配合采样人员,按照其现场要求,规范做好采样的配合动作,确保采样效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口咽拭子采集方法,在采集咽拭子的过程中,被采集者需要头部微仰,嘴要略微张大,露出两侧的咽扁桃体,采样者需要在两侧的咽扁桃体和咽后壁进行采样。人体的口咽属于柔软的组织,在采集过程中既要保持有力度进行一些擦拭、刮拭,同时还要避免对咽后壁产生损伤。要尽量避免采集拭子触及脸颊以及嘴唇。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