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欠缺,更易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已有不少学生及家长因此“中招”。经过梳理发现,相关犯罪手段特点突出,学生及家长还需提高警惕,擦亮双眼。
虚构身份诈骗 迷惑性强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伪造虚假警官证、通缉令、拘捕令等,骗取青少年信任,而后以配合调查为由,利用青少年想尽快自证清白的心理,威胁恐吓被害人转账。还有不法分子冒充老师进入审核不严的班级群、家长群,以老师的名义发布紧急交纳学费、培训费的通知,对家长实施诈骗。在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将自己伪装成生活老师、宿管和辅导员,用IP电话卡充当上网卡出售给在校新生,骗取在校新生共计2万余元。此外还有部分不法分子假冒学生,对老师和家长进行“反向诈骗”。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项新技术,他们利用“AI换脸”“声音合成”冒充受害人的亲属或者朋友实施诈骗。这些真假难辨的视频、音频使得假冒身份类诈骗犯罪更加难于防范。
涉招生类案件时有发生 涉案金额大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家长“鸡娃焦虑”以及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就读名校的心理,谎称可以利用熟人托关系运作入学或转学,获得家长的信任继而骗取钱物。
在某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诈骗分子谎称“有关系”“有渠道”“包入学”,以教育公司的名义与多名被害人签订升学咨询辅导协议,并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等家长发现孩子无法顺利入学名校时,诈骗分子或早已“人间蒸发”,或以各种理由搪塞拒绝退款。最终,诈骗分子被依法判处四年至十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另一起案件中,两名被骗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达到心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宋某等人得知后,就以能够帮助他们办理上名牌大学资质为幌子,欺骗他们可以通过补录或者特招的方式实现名校梦,诈骗两人数十万元,最终几名诈骗分子被判处刑罚。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易成为违法犯罪“工具人”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在高压打击态势下,不法分子获取银行卡、手机卡的渠道变窄,于是便将目光瞄准了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的在校学生。不法分子通过提供少额报酬的方式,蛊惑在校学生向其提供“两卡”。许多在校学生成了“两卡犯罪”的工具人,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严重的甚至被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
在某法院办理的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中,学生小王听人介绍只要办理银行卡出售给电诈团伙就能挣钱,年轻的小王经不住诱惑,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出售给了电诈团伙,获利800元。之后,小王的这张银行卡被用于电诈套现结算,金额高达数十万元。小李也是在校学生,其同样受到不法分子蛊惑。为了赚取“微薄”的报酬,办理了4张银行卡出售给电诈分子用于诈骗活动,涉及支付结算金额亦达到数十万元。最终,小王和小李都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纷纷被法院判处了刑罚。
游戏热、追星潮 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不法分子抓住学生群体容易盲目消费的特点,为学生群体量身定做了系列骗局。对于喜欢玩游戏的学生,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低价出售或高价回收游戏账号、装备的信息,诱导受害人登录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或直接诱导受害者转账实施诈骗。还有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粉丝判断能力不足,渴望和偶像接触的心理,创建所谓的偶像群,在群内冒充“工作人员”身份,以低价售卖偶像签名等周边产品为诱饵,引诱受害人进入其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在一起诈骗案件中,未成年人小于、小孟是某游戏的忠实玩家,在一次游戏中,聊天对话框里有人声称可以赠送内含高级装备的游戏账号。小于、小孟十分动心,通过聊天软件添加了骗子。然而高级的游戏账号没得到,却被以手续费、服务费等名目骗取数万元。家长发现后立即报警,诈骗分子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官提示】
治理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犯罪重在预防。首先,要坚持多元协同治理,汇聚保护合力。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学校、司法机关联动,提升打击效率。其次要提升法治宣传水平,用好法治副校长等成熟制度,主动送法进校园、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剖析诈骗手段,切实提高学生家长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此外,还要加强社交媒体、购物平台等监管体系,及时删除屏蔽不良信息,减少犯罪直接诱因。
多一点警惕,就少一点麻烦。少一分贪念,就多一分安全。学生群体及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觉提高反诈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不下载陌生App,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不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等,避免成为诈骗犯罪的受害者甚至是“帮凶”。
近日,依托新华网建设的健康中国促进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新华网健康中国促
6月1日至4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在青岛举行。据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