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谢聪颖:学科建设赋能 激活医院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

时间:2023-07-28 09:02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学科是医院建设的细胞,也是医院能力的载体。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学科人才素质、学术水平和医院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温医大附二院”)副院长谢聪颖做客人民健康《对话领航者·公立医院管理者》系列节目(点击查看视频),分享了学科建设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

统筹布局筑牢学科发展基石

“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筑牢学科高地,应该结合区域卫生健康需求、医院发展战略定位和科室自身优势。”谢聪颖进一步阐述,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医疗质量,发展医院重点学科,尤其要重视临床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的建设,提升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

谢聪颖建议,对研究型医院而言,要重视临床与科研的融合发展,着力于科创策源,将临床实际问题作为科研方向,实现技术突破、机制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新技术、新疗法、新指南,从而进一步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提高。

对大学附属医院而言,要重视医、教、研的有机结合,通过高效的教学促进临床质量改善,同时为学科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在人才梯队构建方面,不仅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接班人的培养和选拔,更加要注重整体队伍的培养,将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多形式、多渠道赴国内外进修学习,紧跟先进水平,努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切忌闭门造车,唯有合作与交流才能让个人和学科均得到快速高质量发展。”谢聪颖说。

医学技术创新助力学科建设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新技术涌现频率越来越快,要保持医院学科的发展优势,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关于强化医学技术创新的措施,谢聪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科研投入和政策支持。医学技术创新依赖于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科研实践中,重点支持科研成果转化,例如,“来自临床最终反哺临床”的技术创新项目。建议医院主管部门要从科研制度、资金投入、绩效激励、人才照顾等方面综合引导。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医学技术与世界高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建议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以及优秀人才来医院开展工作,从而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技术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医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宣教和教育,为医学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是医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建议强化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制度建设,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患信任度和满意度,为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应用提服务保障。

强化学科建设医务人才支撑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人才是学科的核心所在,有人才有一切。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都非常重视人才引育工作。借助传统学科优势,以医带研,以研促医,搭建各类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整体科研水平。”结合温医大附二院的实践经验,谢聪颖分享了几点人才培养的心得体会:

加强人才战略谋划。坚持党管人才,加强组织领导,分类专题调研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中长期规划,推进医教研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才引育,搭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发展平台,构建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梯队成型的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紧紧围绕学科发展规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谋划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同时兼顾学术骨干、优秀博士(后)的引进,加强人才培育、人才梯队建设。

加快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人才工作为抓手,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加强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薪酬、科研配套、后勤保障体系,释放人才环境集聚效应、人才机制活力效应、人才政策创新效应;制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图,建立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赵晓彤)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