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小修小补”回归城市更有温度

时间:2023-05-15 09:44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老街,一位老师傅在配钥匙。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在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第三社区中心,一家自行车修理店经营者正在检修轮胎。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今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访专家表示,“小修小补”虽不起眼,在生活中却必不可少,与群众生活的温馨度和幸福感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为百姓生活带来更多实惠与便利。

  

  “小修小补”摊点难觅

  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建山里街的“一针一线缝补”店内,店主张颜辉正为居民更换牛仔裤松紧带。一旁的剪裁台上,还堆放着10多件等待修补的衣物。

  张颜辉的店开了有10多年,主要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一天能改20多件衣物。

  曾经,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时常响起,街头巷尾的修理摊随处可见。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小修小补”摊点越来越少。“求告知,哪儿有修自行车的”“谁知道路边修鞋师傅搬哪儿了”……生活中,很多人在朋友圈或社区群里发出这样的提问。

  一位读者向本报记者反映,他从网上买的两条裤子,腰围正好、但是裤腿长,可在小区附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裁缝铺。最后驱车去老城区,才找到了一家。他抱怨:“为了改个裤脚,花了半天时间,实在不方便。”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经过千辛万苦的“搜寻”,才在犄角旮旯发现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手艺人。这是为何?业内人士指出,“小修小补”摊点变少,有的是因为新建小区管理严格,未设置相应空间;有的是因街巷整治,原有摊点未保留;还有的是这些摊主难以维持生计,不干这一行了。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于洋认为,“小修小补”摊点对群众的生活便利、幸福感的影响非常直接。这一业态的存在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人民满意的城市,也能让一座城市更有烟火气。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道路变宽了、路面整洁了、社区环境更好了,但老百姓对“小修小补”仍有需求。“尤其对老年人来讲,更需要传统服务和帮助,所以这部分服务不能消失。”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指出。

  家住北京的王大爷勤俭了一辈子,什么衣物破了第一反应都是修补修补。“最近穿破了一双鞋,扔了怪可惜,于是找了门口一处修鞋摊,修好还能再穿一段时间。”王大爷说。

  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的“小滨工坊”,修鞋、理发、配钥匙、家电维修等小店一应俱全。除了为群众提供便利,这儿也成为促进当地残疾人就业的平台。

  左腿装有义肢的鞋匠李斌在2021年4月入驻“小滨工坊”。他介绍,现在每天修鞋少则70只,多则上百只,收入比较稳定。

  专家表示,在推动残疾人就业方面,“小修小补”的前景广阔。应与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商务、税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纳入社区便民服务体系。

  面临后继乏人困境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埌西村,来自湖南的朱师傅开了一家修鞋店。店内摆着一台乌黑锃亮的补鞋机、一台抛光打磨的机器,还有各种款式的锥子、剪子、粗线、粘胶……

  修鞋这门手艺,是朱师傅10多岁时从父辈那里学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朱师傅来到南宁摆摊修鞋,一干就是30年。“与顾客交流多了,我现在都会讲南宁白话了。”朱师傅说。由于开店时间长、回头客多,他习惯了这种修修补补的生活,即便利润不高,也不会转行。

  修鞋、擦鞋之外,朱师傅也修补雨伞。他认为,“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但确实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为居民提供修雨伞、维修小家电、修手表、修拉链等服务的“老吴帮邻工作坊”小有名气。

  老吴名叫吴苗旺,当过电工,在潜龙社区居住了20多年。工作坊成立后,他的手机常常24小时不关机。有人半夜打电话求助,老吴二话不说,拎着工具箱就去了。“人家半夜来叫,肯定很急。我辛苦一点,但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老吴说。

  2020年5月,退伍军人孙高升在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租下店面开了家修锁店。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里,挂满了各种锁具和钥匙,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一个“光荣之家”的光荣牌。

  孙高升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会有人觉得东西坏了可以扔掉直接买新的。即便如此,他也会坚持做好修锁这件小事。“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愿为每个有需要的人换上一把‘幸福锁’!”

  许多从事“小修小补”的师傅在各自领域长期坚守,其中不少人也表达了他们的担忧:“小修小补”后继乏人。

  “我修鞋的手艺估计要失传了。想传授给小孩,他又不愿意学,觉得不是体面活。”谈到传承,朱师傅感慨道。

  一名年过六旬的便民服务点摊主告诉记者,“小修小补”行业要租场地摆摊,要付租金,原本收入就不高,估计年轻人没几个会乐意干。他说,如今儿子不愿意学修自行车和配钥匙的手艺,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徒弟。“如果没有年轻人学习、从事这门手艺,再过几年,老一批修补行业的人不干了,谁来继续干呢?”

  规范有序是回归前提

  “小修小补”回归生活,归根到底考验的是城市治理水平。于洋表示,要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形成更加灵活、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规范与引导业态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刘小康认为,既可考虑与“互联网+”结合,提供升级服务,也应考虑传统服务的需求,利用社区边边角角接纳这些“小修小补”的从业者。很多“小修小补”的师傅与居民相处得像好邻居,在刘小康看来,这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很温暖。

  在上海从事磨刀行当20多年的赵师傅,如今有了自己的固定摊位,告别了以往走街串巷的生活。

  赵师傅的隔壁,还有裁缝师傅、家电维修师傅甚至弹棉花师傅,共20个摊位。去年以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少地方将“小修小补”摊点集中管理,租金全免,仅收取少量管理费。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