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快讯

强直性脊柱炎精准治疗有了新思路

时间:2024-01-09 09:30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强 通讯员马可云)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骼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月1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该院关节骨病外科徐卫东教授团队发现并探索了CD99_G1中性粒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紊乱介导的异位骨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为揭示强直性脊柱炎病理性骨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风湿病年鉴》。

据了解,强直性脊柱炎会在人体的髋关节、骶髂关节及脊柱发生炎症侵蚀。除了引起患者长期腰背部疼痛、髋关节不适外,还会导致患者关节及脊柱的骨化,致使患者出现髋关节强直和脊柱驼背畸形,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多种生物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出现及临床应用,使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炎症性疼痛能获得短期缓解,但病理性骨化过程仍无法逆转。当前学界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骨化起源于起止点,即肌腱、韧带在骨的附着点。免疫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脊柱起止点病理性骨化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

徐卫东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解析了强直性脊柱炎原发部位脊柱韧带附着点处组织的单细胞转录图谱,并发现了一类具有与疾病进展关联度很高的固有免疫细胞亚群——CD99_G1中性粒细胞。随后,团队深入探究该类细胞的功能,综合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免疫组化、基因干扰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了其在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紊乱介导的异位骨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强直性脊柱炎原发病变部位——起止点内部的细胞图谱,发现并探索了CD99_G1中性粒细胞通过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促进起止点部位异常骨化的分子机制。这将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闭此页 (责任编辑:华仁)
新闻资讯 | 健康快讯 | 育儿健康 | 产经新闻 | 健康百科 | 饮食营养 | 中医养生 | 预防保健 | 心理健康 | 生活常识 | 行业动态 | 健康焦点 | 健康评谈

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7 www.jian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19435号-9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