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有三台智能机器人在门诊大厅“巡逻”,它们携带的超声波雾化系统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消杀;而在诊室里,应用了“信用+医疗”的患者就诊后通过手机就能完成付费,减少排队聚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场景,共同构成了广宁中心院感防控新生态。
意识先行,构建防控文化根基
中心将院感防控意识培养融入日常工作。通过每月专题培训、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将手卫生规范、防护用品使用等细节转化为医护人员的肌肉记忆。特别设立“感控观察员”制度,鼓励全员参与环境清洁度督查,形成“人人都是防控责任人”的工作氛围。
智慧防控,打造安全就医环境
在门诊大厅、输液室,中医诊疗区等重点区域,3台智能消毒机器人有序作业。这些机器搭载AI环境感知系统,可自主规划消毒路径,通过超声波雾化技术实现360度无死角消杀。相比传统人工消毒,机器人单次作业效率提升40%,消毒剂使用量减少25%。同时,中心建立“空气菌落数动态监测”,定期采集监测点数据,实现消毒效果可视化。这种“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障,让就诊环境始终保持安全洁净。
闭环管理,严守操作规范红线
建立“接诊—处置—终末消毒”全流程管控机制:预检分诊处配备智能体温筛查系统,诊室实行“一患一诊室”,治疗区实施“一人一针一管”。针对口腔诊疗等高风险操作,专门设立独立清洗消毒,以确保每件器械“身份可查、流向可追”。
优化流程,理念融入便民服务
中心作为区“信用+医疗”试点单位,中心上线了自助叫号、分诊、报道系统、检验LIS系统与北京市基本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对接,检验结果第一时间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同时上线自助报告打印系统,通过“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中心在优化就医流程的同时,将防控理念融入便民服务。
广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将院感防控作为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完善“制度+科技+人文”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将防控理念转化为服务居民的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打造更安全、更优质的就医环境。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它是由FDI(世界牙科联盟)发起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口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历经大疫后的国人对于健康和尊老敬老似乎又多了一番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虽然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消散,但此时已莺飞草长,鸟语花